幼教实习生心得体会
幼教实习生心得体会篇一:
我是一名学前教育的在校学生,最近,学校安排我们回乡实习三周时间。我愿与你分享我这次的幼儿园见实习的所见所闻及其一些自身感受。
我刚回学校就发现各地教育局已经陆续来我校招聘老师了。当然他们的招聘对象主要是五年级的同学,我听到有一位学姐激动说:“我的人生大事来啦!”听到这句话我感触特别大,我知道这意味着她们即将步入社会,要真正走上幼教岗位。对于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来说,我想理论知识还是很重要的。现在我也步入了大专阶段的学习,学校为我们开设了很多理论课程。有了教育理论的引导去幼儿园实习是一种幸福的感觉。以前,去幼儿园实习,除了一些皮毛的技能,什么都不懂。而今却能自己备课,给小朋友组织活动,虽然依旧是问题连连,可是我们已经能够用一些理论知识来指导组织幼儿各类活动,从而更近一步地了解幼儿。
这次见实习,有了理论知识作支架,与实践相结合,我受益匪浅。这次实习我们都上过课,幼儿园课程分五大领域:有健康领域、语言领域、科学领域和社会领域艺术领域。我对语言领域的感触比较深,语言领域大多涉及到讲故事。我们这学期已经开设了语言课程,讲故事在学校也练习了很久,所以上语言课时,上课之前我是胸有成竹,但在真正上课的时候还是连续出了好几个问题。首先是语速问题,平时,在学校讲故事,面对的是同学、老师,她们可能不会感觉我语速太快,一般也不会存在词义理解的问题。可是到幼儿那就不同了,我们看似正常的语速,也许对于幼儿来说是稍快的,我带的大班还好一些,一起实习的同学有带小小班的,他们的年龄大多在三岁左右,同学说活动时小朋友不听她的,后来知道了,并不是小朋友不听她的。还是语速的问题。小小班,不仅要讲得很慢,而且要注意重复。这样她们才能懂意思。还有个词义的问题,我记得自己组织的一节语言活动《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这是一个故事,教案要求幼儿尝试角色扮演,我怕他们记不住对话,反复强调对话,忽视了幼儿对故事的欣赏。老师告诉我,要让孩子们理解语境,如果都理解了,可以在情竟中引导幼儿自己去说对话,这样,他们就记住了。
其次对抽象词的讲解问题。小班小朋友(4-5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我给小班小朋友组织过一节语言活动,当时还没有学过语言领域的内容,我在活动中请几位小朋友到上面,然后对他们说:请你们问一问他们这饼干好吃吗?”那些小朋友个个疑惑地看着我。不一会,一位孩子将我的重复了一遍。我很惊讶,为什么会这样呢?学了理论我可以解释了,原因就在于小班孩子的思维是形象具体的,像你们、他们这类词是泛指,没有具体指谁,小班小朋友不能理解。后来,在老师的提醒下,我改变了提问方式,我对其中一位小朋友说:“皮皮,请你问问小朋友饼干好吃吗?”皮皮就理解了我的意思;中班小朋友(5-6岁)处于抽象思维的萌芽阶段,也就是一个过度期,家长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小朋友,在一定的情景中创设有利条件,帮助幼儿抽象思维的发展。比如,你可以拿一个李子或者其它带有香味的物品,让孩子闻一闻,告诉他们这种闻起来舒舒服服的味道叫做香味。小朋友有了直接经验,往后,当你再说到香味时,他们的脑子中就会有了一些香味的概念;大班小朋友(6-7岁)已经转为抽象思维,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理解所有的抽象名词。我在一次大班语言活动中给小朋友讲故事: “城里老鼠兄,有空请到我家来玩。在这里,你可以享受享受乡间的美景、呼吸新鲜的空气”。针对这句话,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我问小朋友城里老鼠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家乡的,小朋友回答不出来,我以为他们没听清楚,又重复了一遍这句话,等我再问,有小朋友回答上来了,我很高兴。不想,活动结束,老师和我说,这不是他们没听清楚,是她们根本不理解“享受”“美景”“新鲜”这几个词的意思。这时,才发现这几个是抽象词。我后来又试验了一下,问了一个小朋友,你觉得你最享受的事是什么,他反问我:“老师,什么是享受?”这是个大问题,原来,幼儿园讲故事要注意很多,对抽象词的理解要有经验准备,如果 班里老师很少用到书面语,那么即使是大班孩子可能也不理解这类词。所以,在和孩子们交流时,就要把这些语言转化为小朋友能够理解的话进行讲解。和幼儿交流,我们的言语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符合她们的年龄特点,这样才能很好地进行交流。
以上我所经历的这些,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根本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所以在实践中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会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再次是普通话的发音标准问题。我在网上看到这么一个故事:老师和小朋友说了:汽车载人,应该载是念第四声,老师念成了第三声,他们就记住了错误的读法,更有意思的是,一位孩子悄悄地说:汽车怎么会杀人呢?”我恍然大悟,原来孩子听成了宰杀的宰。汉语的同音词很多,但幼儿掌握的却很少,听到一个词音时,只能在已有词语中寻找意思。这类理解在幼儿各个年龄均有。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要求自身普通话标准,才能给幼儿做好示范和指导。我们学校也有专门的普通话课程,每年都要组织普通话测试。
此外,我知道了幼儿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还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语言。有时候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生活中的坏习惯带入了幼儿园。比如“是不是?对不对?”孩子只能回答是或不是,这些都是幼儿园禁语,而我在不经意间都用上了。这会限制孩子思维,抹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说完活动组织,我想再和大家简单分享下我学写观察日记的过程。牛顿通过观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鲁班观察带齿的树叶发明了锯子。可见观察还是很重要的。刚开始,老师让我去幼儿园写观察日记,我一点头绪也没有,记的东西也东一块西一块的,很散乱。后来,心理学书有参考,可是我还是模糊不清的,到幼儿园,主班老师细细地教了我怎么写,给了我几本观察记录参考书,我仿写了。写了问题就出来了,老师告诉我,一般观察记录老师是不参与其中的,自己就站在一边看他如何处理就好。渐渐地,我掌握了方法,每天都变得特别忙碌,白天简单记录孩子行为,晚上回家整理分析。写好后,翻看自己的记录还是比较有成就感的,在此也要感谢老师在实习期间对我的耐心指点。我想这除了成就感以外,这对往后的活动组织也有帮助和借鉴,因为通过观察分析可以更加透彻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特性和行为产生的原因。
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件非常有趣的事,它改变了我的观念,让我能够零距离地和孩子们进行沟通、交流。很高兴,我是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只是,我的征程才刚开始!我会好好珍惜在校时光,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
幼教实习生心得体会篇二:
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和孩子们快快乐乐的度过了三周,真的是好快奥!回过头来想想,从前在学校度过的日子,都没有这些时间来得快乐,真的,值得回忆一辈子!
还记得第一次入园的时候,用笨手笨脚来形容真是一点也不为过。看到自己眼前陌生的一切,自己真是吓坏了,紧张的要命,生怕哪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可是看着保育老师麻利的干这一切,自己真的是好佩服他,看着那帮可爱的小家伙们,热情得叫着自己老师,感觉确实挺不错的。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别人的老师,自己都还是个孩子,真的能带好他们吗?带着疑问,开始了我新的任务。
一周下来,那感觉就是一个字“累”,从前在家哪干过这些,又是提水又是拿饭的••••••真的是除了累就没别的啦。心里有抱怨过,单向性就算是为了那些孩子,我也得干下去!对于我第一周的表现,那就是三字“不合格”。心态没摆正,对于我进步的地方,那也是应该会的!没么可说的,疲惫的一周过去了,觉得也差不多和老师、小朋友们混了个脸熟,大致了解了星星屋的情况。其实,我挺欣赏那两个带班老师的,她们都有着那种教学精神的,教什么,就应该让每个孩子都学会。这应该是每一名幼儿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每堂课都很生动,这样主要是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兴趣。“一定要有耐心”!
忙碌中,悄然间,第二周也已过去,自我感觉良好,相比较第一周进步还是蛮大的。从原来什么都不会到后来能主动干活,倒水、吩咐你、抬床,已经都没问题了,收获很多,毕竟是保育实习,权利有限,重要课程还是会拿出本子记上一笔,但也会偶尔偷个小懒,呵呵。自己晓得,做这些工作完全是为了以后工作做铺垫,打基础的,理解老师的苦心,要想成为优秀的幼儿老师,那可不是一两天的功夫,老师的经验就是最好的证明。真的真的很感谢这两位老师,你们没有批评过我们,起码让我们面子上挺过的去。知道自己的能力,工作上有失误,做的好与不好,心里也都有数。虽然老师们不太爱说话,腼腆,但都理解啊。
马上就要离开这里了,说心里话,真的是VERY VERY的不舍,习惯了这儿,再回到学校,诶••••••但我会常来的,等学成以后,争取能回来!(前提是真的修炼好了)最后,猪可爱的孩子们能身体棒棒,个个能长成大个子,也希望你们能够多东些事,因为你们的老师真的很不容易,接着再祝那些老师能越来越漂亮,工作如鱼得水,钱包永远鼓鼓的。
幼教实习生心得体会篇三:
实习的日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从一开始的度日如年到最后的依依不舍,在为期两周的幼儿园游戏实习里,我经历了许多,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游戏是儿童最主要的活动之一,儿童在游戏中体验快乐、经历社会经验、学得知识,它在学龄儿童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平时的观察,我经常看到小朋友们一有点大运动量的活动或者伙伴之间嬉戏性的吵闹如假装打架,老师就很紧张,有的老师为了便于管理,甚至很少让儿童进行伙伴游戏。管理是方便,教学目标是达到了,但儿童之间相互交流、互帮互助的机会就减少了。儿童游戏产生,是其生理和心理的共同需要。在游戏活动中,儿童能体验快乐,能扮演成人,完成现实中不能完成的事情,还可以想象各种他们想要的东西,满足他们现实中不能满足的愿望。游戏让儿童体验了成功。老师应该要正确对待儿童的自由游戏,允许儿童游戏的自由发展,不应强加干涉。
在第一个星期我准备了一堂小班游戏课,名为“捉老鼠”,虽然只是短短的20分钟,但受益非浅。游戏结束后,很多孩子都说玩得很开心,心里美滋滋的等等。对我这个第一次正式给小孩子上课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肯定。当然我也碰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我在上课期间经常控制不好课堂纪律,一旦把孩子带入游戏中,就很难再带出来,孩子往往显得特别兴奋,乱奔乱跳的,听不进我说的话。因为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只是渐渐缓慢的发展,想要抓住小孩子的这一特点,真是不太容易。还是班主任老师及时提醒我如何让孩子静下心来,但是好了一下下过不了多久又吵起来。当时手足无措,真觉得尴尬 。看来以后还得好好研究小孩子的心理,找个办法管理好纪律。
当然,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我显得太心急,总是希望自己一提出问题,孩子的思路就会准确无误地按我设计的路线走,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幼儿的想象力极其丰富,可以说是天马行空,千奇百怪。而每当他们说错的时候,我往往不等他们再次思考,就迫不及待地奉上所谓的正确答案。我一直担心他们的答案会离题,导致我的课也进行不下去。课后指导老师建议我,给孩子足够的思考空间,答案即使不对,也没关系,孩子的知识阅历本来就及不上大人,回答错误在所难免,我们要仔细耐心听完孩子的讲述,并想办法引入“正途”。
在游戏中,我们要以孩子为主体,设计适合这一年龄阶段孩子的游戏,我们还要在游戏中注意对孩子的正确引导,比如游戏规则、注意事项等,最重要的是让我学到了如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有些游戏太难孩子体会不到乐趣就没有了兴致,任凭老师鼓吹还是无动于衷;有的游戏简单了,对孩子来说没有一点挑战性也没有玩的兴致。所以说,把握好游戏的难易程度是个关键。有的孩子很快就会对一个游戏失去兴趣和激情,这时候就需要我们以合作者的身份加入到孩子的游戏中,以我们的知识引导孩子深入开展游戏活动,慢慢地适当增加游戏的难度,有效延长游戏的时间,激发探究游戏的兴趣,并尽可能让孩子的想象力得到发展。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同一年龄阶段孩子的发展水平是很不同的。比如用雪花片搭兔子,有的孩子看老师搭一遍,马上就记住了,做得丝毫不差;有的孩子学的很慢,只能搭一个兔子头;有的东瞧瞧西看看,过了很久也不知道如何下手,不停地请老师帮忙。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个别教育。学得慢的孩子多重复几遍,学得快的就注意不断的复习旧知识。在绘画能力上,就更能看出儿童之间的差距了,有的对于图形的构造、画面的整体感、颜色的协调等方面已经表现出了很高的才华,而有的则明显差了一个档次。一堂课中老师不可能解决所有学生的问题,那么该如何合理安排老师个别指导的时间?实践中,我探究出在一堂课中,老师可以根据本堂课儿童的反应情况,重点解决一两个孩子的学习难题,让一两个孩子先掌握,然后再根据下堂课的反应情况,解决其他儿童的问题。如此持之以恒的个别教学,使每个儿童都能学到东西。当然也可以把个别儿童的问题汇总起来,然后在所有的儿童面前一一解决。每次学习,老师都会在最后通过练习来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我认为这样不仅能训练孩子的记忆力和思维思考能力,还能够增强孩子间的竞争,促进学习。
这一次实习的收获是巨大的,实习之前形而上学的思考模式和实习中我们发现的问题有着很大的本质上的差异。通过两周的实习,至少使自己能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自己欠缺的东西依旧很多,比如:还需要继续研发和深造自己的基本功技能,以及对自我潜质的激发和专业理论性的强化等等,这些都需要在未来的学习实践当中得到重视和提高。
幼教实习生心得体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