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医师规培个人总结_影像医师规培心得体会
影像医师规培个人总结篇【1】
医学影像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一部分,主要是针对有志从事医学影像工作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是我们国家培养医德优良、医技精湛、善于学习、富有开拓探索精神、具有良好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能应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全面实用型医学人才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研究范围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①放射诊断学(医学影像诊断),包括传统的X线诊断、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介入性放射学;②超声医学(US),包括B型超声、超声心动图、介入超声;③核医学,包括γ照相、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和核医学治疗。
通过3年的规范化培训,使住院医师打下扎实的医学影像科临床工作基础,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了解医学影像学范围内放射医学、超声医学和核医学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建立较为完整的现代医学影像概念(包括影像诊断及其治疗)。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医学影像科临床工作的能力。以下就医学影像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谈谈我们的几点体会和初步经验。
一、近年来,医学教学研究方兴未艾,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我院自建立医学影像教研室以来,针对影像医学教学特点,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现代影像医学实用性高素质人才,深化影像医学教学改革,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建立规范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严格管理我院医学影像专业规培医师是由继续教育科统筹,影像系具体安排,轮转科室日常考勤与临床教学科不定期抽查考勤相结合共同管理,我院通过自愿报名,经医学基础、英语考试、面试筛选合格学员进入医院培训,每位规培医师经过为期三年有计划地培训,将刚毕业的本科生培养为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学影像知识全面的高年资住院医师,在任何一个医院都可以胜任日常的医学影像工作。
二、将医德教育融于日常工作
每一个医护人员在进入医学院校之初都曾宣过誓,真正面对金钱的诱惑,面临不公正的对待和评价,该如何去坚守崇高的理想,坚持高尚的道德操守,却令一些年轻医生迷茫。利用身边好榜样的力量,在实实在在的临床工作中体现对患者的关爱和良好的医德医风,是医德教育可追寻的一条道路。
因此我们将在长期临床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医德高尚,医技精湛,作风严谨的主治或副主任医师挑选出来作为带教老师。他们和年轻的规培医师每天工作在一起,通过他们与患者真诚和蔼地交流沟通,设身处地急患者之所急,为患者和家属的利益考虑,为患者优选检查方法,注重医疗过程中的放射防护、隐私保护,最大能力地维护患者的利益,尽自己所学为患者准确诊断、解除病痛,将医德教育融入点滴,滋养医德的种子,使它在我们青年医师的心里播种、生根、发芽,在医疗行业内形成良性传递。
三、扎实培养临床技能,多采用现代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手段极大地促进了医学影像学教学的发展。在教学中使用幻灯、投影、录像使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更便利,能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接触到较多的典型片子,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通过书写日常影像诊断报告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坚持日常晨读交班制度,将前日在工作中遇到的疑难、典型病例进行全科讨论,鼓励规培医师敢于发言、多发言,不要有畏错情绪,把每一次发言看作是一种锻炼,从临床表现、检查技术到影像征象、鉴别诊断均可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后由教授总结,对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梳理。这样学到的知识记忆会非常深刻,并且能迅速扩充知识点。坚持每周一次业务学习,由教授或副教授进行专题讲座、新技术应用培训、追踪病例读片分析等,使规培医师基础得到迅速提升,形成完整的医学影像知识体系,以达到完成培训以后可以独立完成医学影像诊疗的目的。
四、教学、科研能力同步培养
当今社会对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不但要求有过硬的临床技能,同时希望具有一定科研创新和教学传承能力。本着高标准培养的目标,我们在规培医师的培训过程中也注入了科研、教学方面的能力培养。敦促他们广泛阅读医学类杂志,接触医学影像学的新技术和新进展。如此可以尽快地培养起他们对医学影像学的学习兴趣,开阔眼界和诊断思维,养成自我学习习惯,也为探讨科学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经过为期三年的培训,规培医生已经建立了一个医学影像专业的知识构架,此时安排他们指导实习医师一方面是让他们建立起传承医学教育的责任感;另一方面以教促学,在带实习的过程中他们能发现自己知识上的疏漏点,及时查漏补缺,完善自身的医学知识体系。
目前我们国家的医学影像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尚在初级阶段,培养临床操作能力强,具有良好自学能力和后续发展潜力的医学影像专科住院医师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我们相信随着更多的规培医师踏入不同医院的医学影像工作岗位会给我们反馈更多的需求信息,帮助我们完善影像专科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和方法,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医学影像专业人才。
影像医师规培个人总结篇【2】
一、培训目标
通过3年的规范化培训,使住院医师打下扎实的医学影像科临床工作基础,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了解医学影像学范围内放射医学、超声医学和核医学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建立较为完整的现代医学影像概念(包括影像诊断及其治疗)。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医学影像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二、培训方法
采取在放射科、超声科、核医学科及其他相关科室轮转的形式进行。通过管理病人、参加门、急诊工作和各种教学活动,完成规定的病种和基本技能操作数量,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规范书写病历;参与见习/实习医生和住院医师的医学影像科临床教学工作。
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培训分为3个阶段进行,各阶段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见表1。
第1~6个月,根据住院医师和临床培训基地的具体情况,安排到相关临床科室轮转,其中内科2个月,外科2个月,非指定科室2个月。根据本专业所涉及的科室安排非指定科室,包括儿科、妇产科、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等;也可根据专业特点适当延长在内、外科的轮转时间。
第7~21个月,在影像科内各专业组之间轮转,其中放射影像诊断专业组7个月,介入组1~2个月,超声科3~4个月,核医学科3个月。放射影像诊断专业应包括神经、骨关节组各1。5个月,胸部、腹部各2个月;酌情安排在放射影像技术组的轮转,可在放射影像诊断专业的各小组时间内各安排1周,或集中安排1个月,时间在各小组时间内减除;
第22~33个月,住院医师在选定的执业方向的相关专业组内进行培训。主要分为医学影像诊断、超声和核医学三个执业方向。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第1~6个月
根据住院医师和临床培训基地具体情况,安排到相关临床科室轮转。
1、轮转目的
(1)拓展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的知识范围,熟悉与医学影像领域相关的临床知识,掌握最基本的临床急救技能和方法;明确医学影像学在临床疾病诊治过程中的价值和限度。
(2)在初步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熟悉医学影像学诊断中各种常见病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明确医学影像学诊断对这些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3)了解适于影像介入治疗和核医学治疗的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各种治疗方法及应用价值。
(4) 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2、基本要求
内科(2个月)
要求掌握常规问诊和物理检查技术,并熟悉表2所列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诊断要点。
外科(2个月)
要求掌握外科无菌操作技术,并熟悉表3所列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手术治疗类型和术式。
非指定科室(2个月)
根据本专业日后工作需要,可选择在儿科、妇产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眼科等科室进行轮转学习。
1)儿科(1~2个月)
要求了解小儿常见疾病特点,与成年人疾病表现的差异,并熟悉表4所列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和诊断要点。
2)妇产科(1~2个月)
要求了解妇产科物理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方法,并熟悉表5所列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和相关疾病的治疗手段。
3)神经内科(1~2个月)
要求熟悉神经科疾病的物理检查技术和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并熟悉表6所列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4)神经外科(1~2个月)
要求熟悉表7所列神经外科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5)耳鼻咽喉和口腔科(1~2个月)
要求了解眼、耳鼻咽喉和口腔科常规物理检查和内镜检查方法,并熟悉表8所列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要求和治疗原则。
影像医师规培个人总结篇【3】
在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为了加强影像医师的规范操作,提高诊断水平,拓展诊疗视野,院里特安排我参加20XX年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首先要感谢医院给予我这个宝贵的机会,放射科是我的第一站,X片照片技术、CT扫描、MRI扫描及其各类机器的维护保养等技术工作成为了我第一站“第一堂课”要学习的内容。通过两个月的学习工作,圆满完成了影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技术岗位的要求,并对放射科的技术岗位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这些都得感谢科主任及各位同事,因为他们的辛勤工作,因为他们的细心教授,才有我的收获。
虽然毕业已经两年了,但之前对于放射技术的理解仅仅局限于好像是个体力活,通过这次的规范化培训才深深的意识到自己的这种想法是多么的表面和可笑。
首先来到一个岗位,必须先了解这个岗位的职责及规章制度,每天都看着墙上的放射科各岗位制度及职责,包括标准化的操作规程、严格的奖惩制度、各种设备的定期保养和检查等等,这些早已谨记于心。
放射科医师区别于临床医师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不会直接接触患者及其家属,但放射科技师不一样,每天接触的患者比任何临床医师都多,而且随着目前医疗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医疗设备的先进化,放射科技师每天接触的患者量直接反应着医院的门诊及住院量,可想而知那是一个相当大的数目,其中不乏脾气暴躁和蛮横的人,这就决定了技师的工作相对于医师风险较高,更重要的是直接要求了技师的处事能力及应急能力;每天上班时间大约就8小时,必须面对成百甚至几百的检查者,一边因为看病心急如焚却不得不等待着检查的人,一边因为检查量大而忙忙碌碌的技师,稍微有所差错,就会犹如导火索一样燃爆检查者的情绪,这进一步决定了技师工作的风险及工作重任;目前全国各个医院各个科室都在实行三好一满意服务,那么患者所能理解放射科的优质服务,大部分取决于他们直接面对的检查技师,这更加要求我们的技师工作必须优秀。在我的身边,他们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让我懂得了也学会了放射科技师工作不是每天喊“进来、站好、憋气、可以走了”这样流水程序。每天跟着带教老师学习这些,我想在非专业技术的能力上我成功了。
放射科技师在服务好患者的同时,还必须时时注意各个设备的使用情况,一旦出现大问题,这将是医院的重大损失。这些设备看似庞大结实,内部确是精细无比,有的时候一丁点轻微的声音,稍微高一点或低一点的湿度、温度,如不及时查看或纠正,都将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至产生故障。这一点不得不再一次佩服各位技师同事的听觉和观察能力,是他们每天细致的工作维护着放射科设备的正常运转。通过这两个月的学习,虽然不及各位技师同事,但我对各个设备的“习惯”也有一定的熟悉,再今后的工作中,我也会继续学习设备的维护的保养,争取能够为医院多增加一分力量。
如果您和我以前一样以为放射科技师不需要诊断,那就完全错了。这两个月来,有着数不清的次数,如果没有技师们的诊断能力,那将会让许多患者接受不必要的辐射,并增加患者的就医流程。举个简单例子吧,临床医师申请单让一患者做胸部CT平扫+增强扫描,做平扫的时候发现肝脏有个病灶,但并未显示完全,那么他只需要扫描范围稍微向下扩大一些就免去了患者再一次做上腹部增强所受到的伤害,首先技师要发现肝脏这个病灶,其次他必须对肝脏的疾病有所了解,基本要明确这个病灶是不是应该进一步增强扫描,才能做出是否扩张扫描范围的判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在这期间,我更进一步学会了如何做好一名技师,也从带教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诊断方面的知识。
最后回到这两个月的又一重点——检查技术,期间学习了《影像技术学》,并通过这一次学习工作,完全掌握了X片各个部位的照射条件、标准体位。能够完成16排、64排CT机、MRI机的各个扫描,并能够完成后处理工作。认真学习了造影剂过敏的处理原则,并作了针对性的应急演练,增强检查时造影剂出现过敏情况能够熟练处理。对于危重病人检查出现意外情况时,明确处理流程,并在护士长的安排下,去急诊科作了心肺复苏的急救演练且熟练掌握。
总之,这是我的“第一堂课”,相当于我放射工作的“启蒙老师”,收获了很多,完成了影像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阶段性任务,同时也知晓了自己的差距,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不断努力,提高完善自己,不辜负医院对我的栽培。
猜你感兴趣:
1.
2.
3.
4.
5.
6.